在春意盎然的五月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,这项起源于2015年的赛事,从最初仅有数百人参与的初创项目,发展成为如今覆盖全国、年度参赛人数破万的顶级大众击剑赛事,十年间,它不仅见证了无数剑客的成长轨迹,更成为中国体育社会化、市场化改革的鲜活注脚。
2015年,中国击剑运动正处于专业与大众之间的断层地带,专业选手有全国锦标赛、冠军赛等赛事体系,而广大击剑爱好者却缺乏展示技艺的竞技平台,首届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应运而生,在北京、上海等六座城市展开分站赛,最终在上海总决赛落下帷幕,虽然首届赛事仅吸引了800余名选手,但它如同星星之火,点燃了中国大众击剑运动的原野。
“最初我们只是希望能够为击剑爱好者创造一个交流技艺的平台。”联赛创始人之一张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,“没想到十年后,这个平台能够成长为中国击剑运动的重要支柱。”
十年发展,联赛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,2019年,联赛全年参赛人数首次突破万人;2023年,这一数字已经超过1.5万,赛事分站也从最初的6站增加到如今的12站,覆盖华北、华东、华南、西南、东北等全国主要区域,比赛项目从最初的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个人赛,扩展到团体赛、青少年组别、成人业余组别等更加丰富的竞赛体系。
联赛的十年,也是无数击剑爱好者成长的十年。
来自成都的李梦琪第一次参加联赛时只有12岁,如今她已经是一名大学击剑队的教练。“我参加了八届联赛,从最初的首轮出局到后来站上领奖台,联赛见证了我从懵懂少女到专业剑客的蜕变。”李梦琪抚摸着手中已经有些陈旧的花剑手套,上面绣着她每年参加联赛的年份和成绩。
像李梦琪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,据统计,十年来参加联赛的总人次已经超过8万,其中连续参加五届以上的选手达到3700余人,这些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故事。
北京选手王昊洋在2017年联赛中遭遇严重伤病,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,经过两年康复训练,他在2019年重新站上联赛赛场并获得成人组重剑亚军。“联赛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场比赛,更是一种精神寄托,它教会我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热爱。”
联赛还成为连接专业与业余的桥梁,十年来,有超过200名通过联赛脱颖而出的选手最终进入省市级专业队,其中37人入选国家队,2022年亚运会佩剑团体冠军成员孙一鸣就是从俱乐部联赛起步,最终登上国际赛场的典型代表。
联赛的十年发展史,也是一部技术创新史。
2018年,联赛引入电子裁判系统,大幅提高判罚准确性;2020年,面对疫情挑战,联赛首创“线上+线下”结合的比赛模式,通过视频判罚和分布式赛场的方式确保赛事顺利进行;2022年,联赛进一步引入AI技术辅助裁判,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实时分析选手动作,为裁判提供参考意见。
“科技不仅提高了赛事的专业度,也增强了观赏性和参与度。”联赛技术总监陈志强表示,“我们正在开发虚拟现实观赛系统,未来观众可以佩戴VR设备,以第一视角体验比赛中的每一个交锋。”
数据统计显示,2024年联赛网络直播观看人次突破3000万,是首届联赛的50余倍,社交媒体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,击剑这项曾经被视为“小众”的运动,正通过俱乐部联赛走向大众视野。
联赛的蓬勃发展,带动了中国击剑产业的整体繁荣。
据中国击剑协会统计,过去十年间,全国注册击剑俱乐部从不足100家增长到超过800家,从业人员从约1000人增加到近万人,击剑培训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不足2亿元,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30亿元。
“联赛为我们俱乐部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招生窗口。”上海锐剑击俱乐部创始人刘伟表示,“每年联赛期间,咨询报名的人数都会增加两三倍,许多家长通过观看比赛,了解到击剑运动对青少年专注力、思维能力的培养价值。”
联赛还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,国产击剑品牌从十年前的一片空白,到如今已经占据国内30%以上的市场份额,锐士”、“剑魄”等品牌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,还开始出口东南亚和欧洲市场。
站在十周年的新起点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正谋划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蓝图。
联赛组委会主任王涛透露,未来联赛将进一步扩大覆盖面,计划增设港澳台地区分站赛,并探索与东南亚国家联合举办跨国联赛的可能性,青少年发展方面,将推出“明日之星”计划,为有潜力的年轻选手提供专业化训练和国内外比赛机会。
联赛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,与更多中小学和高校合作,推动击剑运动进入校园。“我们希望未来十年,击剑能够成为更多青少年的日常体育选择,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专项运动。”王涛表示。
国际交流也是未来重点方向,联赛计划邀请更多国外选手参赛,增加国际组别,提升赛事的国际化水平和竞技水平。“我们的长远目标是打造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击剑俱乐部联赛,让中国成为世界击剑运动的重要一极。”
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,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用十年时间,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不仅成为无数击剑爱好者实现梦想的舞台,更推动了中国击剑运动的普及与发展,剑道上每一次交锋,不仅是技艺的比拼,更是精神的碰撞,每个人都是胜利者,因为他们战胜了过去的自己。
正如一位参赛选手所说:“联赛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看见自己的成长,每一次站上剑道,都是与自己对话的机会,感谢联赛十年陪伴,期待下一个十年更加精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