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8日,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灯火辉煌,以“智汇未来·体旅共生”为主题的首届未来体育•文旅大会启动仪式在此盛大举行,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、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指导,中国体育产业协会、中华文化旅游促进会共同主办,旨在深化体育与文旅产业的交叉融合,探索数字化、绿色化时代下的新型消费场景与可持续发展路径,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代表、行业领袖、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近千人齐聚一堂,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。
启动仪式:科技与人文交织的盛典 下午三时,仪式在充满未来感的全息投影表演中拉开帷幕,舞台中央,巨型环形屏幕动态展示着体育赛事、生态景观与数字交互的融合画面,凸显“体育赋能文旅、文旅升华体育”的核心理念,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强在开幕致辞中指出:“体育与文旅的协同发展是推动全民健康、促进消费升级的关键引擎,未来体育不仅是竞技的突破,更是与文化、旅游、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。”文化和旅游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则强调,需以创新思维打破产业边界,打造“一场赛事带动一座城”的标杆模式。

随后,在全场倒计时中,与会嘉宾共同触摸启动装置,瞬间,穹顶流光溢彩,象征产业互联的光束交织成“未来体育•文旅”立体字样,将气氛推向高潮,启动仪式还同步上线了“体旅云平台”,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时连线西藏滑雪胜地、海南冲浪基地等分会场,展现跨地域联动的即时场景。
前沿洞察:圆桌论坛勾勒产业新蓝图 在高端圆桌论坛环节,多位业界权威围绕“智能技术重塑体旅体验”“低碳经济下的产业变革”等议题展开深度讨论,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华提出:“人工智能与可穿戴设备的普及,正推动体育从单一健身行为转向沉浸式文旅体验,通过AR导览系统,游客可在长城徒步中参与历史军事模拟赛事,实现文化感知与体能训练的双重目标。”欧洲体育创新联盟顾问Maria Schmidt通过视频分享称,西班牙朝圣之路已通过数字化改造,集成运动数据追踪与文化遗产解说,年吸引超300万国际访客。
值得注意的是,青年创业代表李萌展示了其团队研发的“生态马拉松”项目,将越野跑与乡村非遗研学结合,在浙江安吉试点中成功带动当地民宿收入增长200%,她表示:“体育文旅的核心是以场景创新激活地方经济,让运动成为探索自然与文化的纽带。”
实践探索:示范项目发布与区域合作签约 大会发布了《2025-2030未来体育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》,明确将建设50个国家级体旅融合示范区,培育100个智慧体育景区,首批重点项目包括“大运河数字帆船赛”“秦岭山地运动走廊”等,整合水上运动、山地探险与生态保护,预计拉动社会投资超百亿元。
在签约环节,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大湾区等十地区域代表共同签署《体旅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》,承诺在数据共享、品牌共建、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,中国体育产业协会与携程集团达成战略协议,将推出“赛事+旅行”定制线路,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,提供个性化体旅产品。

社会反响与未来展望 启动仪式同步开启的线上直播吸引全球超500万人次观看,社交媒体话题“未来体育文旅”阅读量突破3亿,参会企业代表、凯撒旅游总经理刘洋表示:“大会为行业注入了强心剂,我们已规划系列奥运主题游学项目,将观赛与城市深度体验结合,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。”
未来体育•文旅大会将持续三天,后续活动包括创新技术展、投融资对接会等,业界普遍认为,此举标志着中国体育与文旅产业进入协同发展的快车道,不仅为经济复苏提供新动能,更将通过“体育+文旅+科技”的多元融合,重新定义健康生活方式与区域发展模式,为全球产业升级提供中国方案。